• 新闻动态
  • 感统常见问题
  • 注意力常见问题
  •   

    孩子爱动注意力不集中的解决方法

    Click:747

    有很多家长反映,孩子太爱动,自己不知道如何是好。


    孩子从来没有坐着安静看书学习的时候,稍不注意就去东一头西一头的摸东西,还喊着“不背”“不说”“不唱”。


    其实,爱动是孩子的天性。特别是聪明的孩子一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,凡事都喜欢问一问、看一看、摸一摸,作为家长首先要充分理解孩子的行为不是故意的,而是年龄特点的一种表现,切不可过度急躁;其次,要因势利导,与学习积极配合,采取多种途径对孩子加强培养,下面就向您介绍一些方法,您不妨试一试。



    4.jpg


    1、孩子“爱动”是有原因的

    仔细分析,爱动,也不是什么坏事,但要具体分析。



    是内心波澜起伏的表现


    爱动,可能是孩子内心静不下来,如大人着急时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。也可能是内心充满了好奇和幻想,根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。大人可以强制自己静下来,但内心冲突很厉害,而孩子却不管这个,他没有约束,没有时间、地点、场合,所以只想运动,用运动来压制自己内心的激动,或者释放多余的能量,以减轻来自内心的冲撞。


    是为了引起关注或注意


    在某一特定时刻,他们觉得自己被遗忘了,感觉被“孤立”了,所以要制造出些响动了,引起注意。但由于他们内向,不愿意直接说出来自己的心事。


    爱动的孩子想的肯定更多


    只是没有方向,也不知道哪些是对的,他们很矛盾,但又不敢说,不知道从何说起,所以只好不停地“运动”。







    2、孩子“爱动”家长这样引导


    一般情况下,爱动的孩子,思维都很活跃,智商都很高。所以家长对他们,一定要有耐心,用激励、诱导、信任和理解,来慢慢影响他、训练他、培养他,改变他的认知,帮他认识规则,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,并注意场合,学会约束自己。



    家长要“重视”他


    让他明白,他是 的,他是很重要的,父母是非常重视他、给予他重大期望的。让他去完成任务和承担责任,然后给予奖励或者表扬。


    家长的引导要有目标、有计划、有奖励


    引导和训练要循序渐进,并随时检验他行动的改变,有进步时就要及时表扬。


    家长要陪伴他,一起改变,而不是监督或督促


    这种改变要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入手。首先是思想,而这思想, 是家长,其次才是孩子。家长首先要做到:


    ▼   要接纳孩子的特性,学会肯定孩子。要知道,孩子是一样的聪明、活泼、可爱;爱动说明他精力充沛,利用得好,不会影响思维和学习效率


    ▼   用知识和智慧满足孩子。孩子爱动,不是因为静不下来,而是求知欲太强,满足不了他。


    ▼   积极引导,让他的“动”变成 。因为他爱动,要是动得有序,就肯定更 ,并且更容易成功,因为他精力旺盛。


    将孩子融入集体来“规范”孩子的行为

    在集体中,他会感受到更多的尊严和敬重。



    培养兴趣

    孩子有了兴趣,他会更专注,更努力,更容易成功。

    其次是行动,家长可以用行动训练孩子的行为,促进改变。

    1


    ▼   从“运动”开始:从体育开始。既然孩子喜欢动,那就从“动”开始。如平衡木、蹦床、打网球等,让其释放精力和能量,同时发挥其精力充沛的特点,这样,可以慢慢“约束”孩子的行为。在此基础上,不断增加难度,让他适应规则、条件,并形成一个学习的氛围,一个“听劝”的环境,接受别人的批评、指导和训练,不接受就会出错,或者失败。



    ▼   在“板凳”中创造:坐下来做。如折纸,或者游戏,从这里开始,运动。主要是让他动手,而不是动屁股和腿脚。


    ▼   “坐下来”说:面对面坐着,找人或者自己,促膝谈话,或者以戏剧、课文中的角色进行互换演出,但只是对话,不能动;以后可以再动,动时已经记了课文,并理解了意思。


    ▼   “坐下来”写:从给爸爸妈妈的话开始,从字开始,慢慢到文章、日记,甚至想写什么写什么,从不规范的字,到欣赏字,再到自己写字。


    ▼   “坐下来”看:慢慢坐下来看书,静静地看书,看到激动时可以笑、可以说,但是不许动。